本報訊 記者張自芳報道 近日,福建省消委會發布2021年全年度投訴情況分析,2021年福建省全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0005件,解決55361件,解決率92.26%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000.37萬元。與2020年同期相比,投訴總量上升135.06%。質量問題、售后服務以及合同問題仍然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,占投訴總量的一半以上。據介紹,2021年投訴主要呈現以下熱點: 一是家用汽車售后問題多。2021年,交通工具類投訴共2404件,同比增長了53.91%。與新能源汽車有關的消費糾紛有增長態勢,包括新車只修不退但屢修不好,經銷商與生產商相互推諉,取證難、鑒定難、協商難等。福建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,在購買新能源車輛時應充分了解汽車的細節、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配置情況,切勿盲目跟風購買,將重要信息及宣傳承諾一并寫入合同,樹立維權證據意識。 二是教育“培訓貸”雷區要注意。2021年全年度,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共132件,同比增長了67.09%。近年來,關于“培訓貸”的投訴有很多,不少消費者抱怨“被套路”,頻頻陷入“霸王條款”“公司跑路”“退款難”等糾紛之中。福建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,在購買培訓服務前應詳查合同內容,關注課程設置、師資要求、違約責任、退費規則等重要條款。簽約時,不要提前預交大量費用,應充分了解金融產品的詳細情況和相關風險。 三是謹防體驗式消費陷阱。2021年,福建省生活、社會服務類投訴共5014件,同比增長了55.52%,居服務類投訴之首。當前整形美容市場魚龍混雜,醫療美容引發的消費糾紛層出不窮。福建省消委會提醒消費者,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前,應要求美容機構出具書面說明,并將服務寫入合同,慎重考慮是否接受服務,并索取產品合格證、使用說明書、銷售發票等相關資料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