叢曉男 王維
2019年4月,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,“我們要堅持開放、綠色、廉潔理念,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,把綠色作為底色,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、綠色投資、綠色金融,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! 與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共同營造良好環境、加強生態治理、謀求綠色發展新路,構建“一帶一路”生態共同體,是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內容!耙粠б宦贰毖鼐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,面臨著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艱巨任務,由此導致了環境污染、生態退化、氣候變化等多種生態環境問題。謀求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升,加快發展方式轉型、推動綠色發展是沿線各國普遍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。在“一帶一路”建設中,積極落實聯合國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和《巴黎氣候協定》,推動沿線國家跨越傳統發展路徑,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關系,是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核心內容。 “一帶一路”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實踐,其出發點和著眼點在于與沿線國家實現共同可持續發展。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意在通過“一帶一路”各參與方的政策溝通,提高政策透明度,增進理解與互信,在環境治理、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形成共識,共同制定推進區域間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和綠色發展規劃對接,共同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。 中國作為后發國家快速發展的代表,在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任務難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在環境治理技術、清潔能源、高效管理等領域具有一定的優勢。在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進程中,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當地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,不斷引入綠色基礎設施建設、綠色建筑、綠色能源等行業的國際環保標準,大力推廣太陽能、風能和電動汽車等清潔能源應用,降低技術轉讓成本,既符合參與國家的自身利益,也符合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文明建設、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的國家利益。 國際合作已成為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的重要手段,我國可以秉持“共商共建共享”理念,在開放、包容、公平、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架構下,充分發揮中國綠色領導力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各國形成生態共同體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產業轉型升級,充分考慮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源稟賦差異和生態環境制約,依據各地具體的產業發展基礎,共同推進既有產業的綠色化和低碳化改造,推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。 (作者單位:中國社會科學院)
|